欢迎来到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学院设置

智能制造学院及专业介绍

发布于2025/2/20

学院简介

    智能制造学院,是一所全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与精湛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学。学院涵盖六大专业领域,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造价、智能控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以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这些专业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紧密契合现代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趋势。学院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传授学生最前沿的技术知识,同时锤炼他们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借助这种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模式,学院力图助力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智能制造领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学院师资力量极为雄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极高且教学经验极为丰富的教师队伍。学院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与专业化,拥有多名既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拥有深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教师,进一步优化了师资结构,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俱佳的师资体系。这支教师团队不仅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拥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强调实践应用的高质量教学指导。

    为此,学院积极与多家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实习机会,还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这些实习和就业机会不仅覆盖了各个专业领域,而且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学院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果。近年来,学院在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评选中屡获殊荣,充分彰显了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卓越实力。与此同时,学院致力于学生技能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和系统化的技能培训,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学院学生表现优异,屡创佳绩,累计获奖人次达135,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74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有力印证。


专业介绍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恳严谨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印刷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印刷机操作与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与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紧密相关的行业和领域。这些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等核心行业,还涵盖了新兴的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等前沿领域。可以在这些行业中从事设备维护、系统设计、技术支持、项目管理等多种岗位,充分发挥他们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介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要开设: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实践课程:典型电气控制设备专项训练、自动生产线的集成与控制、嵌入式控制系统专项训练、机器人机械系统专项训练、机器人技术综合实训等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传感、控制、系统集成、系统运维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制造企业,专注于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开发、编程设计、调试优化以及系统集成的全面工作;同时,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销售企业(主要包括各类主要代理公司),致力于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实施、编程编写、调试校验以及日常维护的全方位服务;此外,面向拥有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的公司(主要涵盖各类自动化企业),专注于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维护保养以及系统集成的综合管理。




三、工程造价

课程介绍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开设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数字造价技术应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应用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认真、严谨、负责、自律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行业的工程造价技术领域,能够从事中小型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计量、工程计价、项目招投标、合同价款结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工程造价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建筑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及园林工程等专业的计量与计价工作,具体包括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概预算的编制以及工程结算等。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均可参加注册工程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执业证书考试,在校期间可考取中国建设协会主办的BIM中级工程师、广联达主办的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中级证书等。




、智能控制技术

课程介绍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主要开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Python 编程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导论。专业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应用、智能控制原理与系统、工业控制网络与通信、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智能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技术领域,能够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智能制造控制系统集成企业、各类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及智能控制设备应用企业等单位,从事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工作,如系统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等,从而将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效运营贡献力量。


五、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开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岩土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的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领域,负责各类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同时,积极参与建筑安装工程,负责建筑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此外,市政工程和园林工程也是其重要就业方向,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园林景观设计等工作。在具体职位上,毕业生通常担任施工员、监理员等关键岗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规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报考专业执业证书的资格,如注册工程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这些证书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权威认可,更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课程介绍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开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AutoCAD、液压与气动、PLC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编程与操作等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恳严谨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制造、机械冷加工技术领域,能够从事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工装设计、机电设备裝调试及维修、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过硬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涵盖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重型机械及精密仪器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设计、产品研发、工艺制定、生产线管理以及自动化设备维护等工作。此外,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智能工厂的规划与实施、工业4.0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等方面也将大有作为。


师资队伍




    朱洪辉,中共党员,福建省双师型教师,副教授,工程师。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发明专利多项,编写全国职业教育规范教材多部。在各CN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多项。现任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




    张翠,中共党员,副教授,工程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漳州市科技特派员。主持省(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5项;获得行教指委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校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专利1项。在各CN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出版教材2部。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奖多项。现任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




    陈杰,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硕士。高级技师(一级),漳州市电子协会会员,主持课题1项,发表期刊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本科院校学报2篇,参编教材2本,发明专利1项。




    庄艺锋,副教授,集美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本科毕业,工学学士,从事高等教育36年,发表多篇CN刊物论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型专利五项。现主要担任智能制造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机械工程应用。




    李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黑龙江省建筑工程类评标专家,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先后发表论文20篇,其中本科学报1篇,拥有专利5项,现为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骨干教师




    林艳,中共党员,副教授/工程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职业教育教科研组成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考评员。2021年参与第三批漳州市校企合作“双向挂职”锻炼;主持省级科研课题5项,主编及参编教材2本,先后发表论文7篇,其中一篇为国际CPCI核心期刊,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指导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建筑CAD赛项多次获二等奖、三等奖;2017年被评为“市直优秀教师”;多次福建省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现任智能制造学院专任教师,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