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导入课堂教学,激活思政课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校党委成员、教育学院院长孙锋锋,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曾艺雅等相关人员参加集体备课会。 集体备课会上,孙锋锋院长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理解好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课程的质量,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曾艺雅副院长强调,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是要围绕精神,把融入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将道理讲清楚上。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提升学习效果。要提高时效性,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处理好学理和事理相融合的问题。 各教研室教师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落到实处,就报告内容如何融入以及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林桂泽教授对思政课程教学与党的二十大相结合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个主体鲜明、继往开来的报告,是一个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的报告,是一个创新理论、 与时俱进的报告。报告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是我们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的教学目标。 翁美绦副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各部分内容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密切相关,各部分都可有机融入,结合丰富的地方资源,一定能激活课堂。 本次备课会,全体思政课教师学习热情高涨,教学研讨氛围浓厚。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研讨交流,将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激励人,为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